从生存到择选,成果也是来往,从瞥见到领会,引领也是思想,从开始到尽头,不期而遇也是爆发
有过几次仰卧在水里看天的经历,若在白天,天空瓦蓝瓦蓝的,棉絮一样的云彩在空中不断变幻,弥散、拼合成各种小动物的模样,惹人想象,人伏在水里,感觉周身凉意通体,所以,面对那明晃晃的日头就不觉得火热了
晚上的天空,流云隐隐约约,不动声色地从小船一样弯弯的月亮旁边抿过,黑色天鹅绒般的天幕缀满了繁星,闪闪烁烁如美丽的萤火,看到这些,一颗少年的躁动的心,顿时在那一刻安祥起来
曾经好奇地观察过天空,细数那些美丽传说中的星星,牛郎、织女、金牛,等等,看它们在白天或者晚上的方位与变化
有看到过那条亿万年横亘在天空的银河,听大人们说那是集聚在一起的无数的星星呢,那时候的我的思绪经常在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里玄思妙想
可实际上,它并不像母亲所说的那样波浪翻滚,那样无边无际的宽阔,更看不到凶神恶煞一般站着的王母娘娘
在孩提的眼中,它的两岸一闪一烁的星星过于杂乱,到底哪个是牛郎,哪个是织女?哪个才是他们的肩头悠悠挑着的一双可爱的儿女呢?静静的夜空下,大家瞎猜一气,仔细看去仿佛是,又仿佛不是
从生活的轨迹来看,我很不积极,但如果谁说我颓废,我会笑着不去力辩,却会打心底鄙夷这个人
看到一点蛛丝马迹就以为掌握了全部的人,要么是绝对的天才要么是绝对的傻瓜
柯南道尔创造的一位英国绅士可能是前者,可惜他还是虚拟的人物
后者却满地皆是,包括我自己
我曾经对几位初相识的同事产生一眼定乾坤的印象,谄媚、骄狂或者,老好人
然而,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,为什么要尊重古训的道理就是时间证明,久经考验
最后我承认错误
这样说,我同时鄙视的也不排除自己
的确如此,人在研究他人时,只有拿自己做实验蓝本最便利,以一己之主观去判断客观,中间经过九曲十八弯的思考、质疑、判断、过滤,最后拿到的结论往往还是仅供参考,不代表真理观点
恰是在这个意旨上,韩少功预言,人为智能纵然在文艺上可望对立地做大做强,也究竟只能是一个二梯级大众
也即是说,呆板人写稿既大概又不大概
说不大概,在韩少功可见,是由于它动作一种高效的仿制本领,一种鉴于数据库和样品量的寄素性繁衍,呆板人对立于文艺的前沿探究而言,老是有慢一步,低一档的本质,老是有只能动作“二梯级”里盯梢者和复制者的本质
说大概,是呆板人起码可望独当一面大局部“典型化”写稿
究竟上,韩少功在作品里力求证明的中心看法,就呆板人写稿的“既大概又不大概”但是,在这“既大概”与“不大概”之间,文艺该有还好吗的大概?
我的叔叔深深爱着他的女儿,无论是从生活还是情感上,从来都是细心呵护,转眼间叔叔的掌上明珠年满18岁
一段时间以来,叔叔为女儿在交朋友的问题上颇为挠头
女儿带回来的男友他没有一个看上眼的,总感觉这些男孩子对女儿存心不良
为了充分了解女儿男友的情况,他用上了最笨拙的办法――盯梢
女儿只要一约会,他就悄悄地跟在后面,有时女儿和朋友在房间里聊天,他就把耳朵贴在门上听里面的动静,只要房间里没有了说话的声音,或者他感觉到女儿可能在房间里和男友亲热的时候,他就找个理由敲一敲女儿的房门
女儿终于发现了他的这种行为,敏感的女孩子感觉到她自己的一切可能都被父亲监视了
面对女儿的责问,叔叔没有一点反悔的意思,只是一个劲地说着,我是为你好,我是为你好
任性的女儿问他,“偷听自己的女儿和男友亲热时的动静,偷听我发情时候的声音,你这就是为我好吗?”叔叔无言以对